2)第419章 东进:白银贸易流_1255再铸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要是换了德川幕府来个闭关锁国一口通商,那么事情不就好办多了?算了,以后再说吧。我看这单子上还有银矿石,是从石见国买来的吗?”

  李夏点头道:“没错,当初韩松他们与石见国发生接触之后,我们的联系就没断过,定期会开船过去贸易的。石见国小民贫,唯一能拿得出手就是那个被埋没的银山了,炼银法虽然没教给他们,但是从他们那里用商品换银矿石这生意还是做得的。”

  买矿石炼白银,这生意想想都是大赚啊!

  黄鹤眼冒银光,连忙追问道:“那你们可赚得不少吧?”

  “能赚一点,但没你想象的那么赚。银矿的收购价比煤炭要高一点,大约是一吨20贯的水平,运回本土一般能炼出千分之一的白银,也就二三十两。这些白银按市价能换近百贯的铜钱,毛利率不低,但总体利润相比海贸的一般水平也不高,并不是什么大赚特赚的活计。真算的话,比起玻璃、白糖、辣椒之类的现金奶牛还要差一个等级呢,除非偶尔买到一批品位特别高的,才能算发了笔小财。所以之前的银矿贸易一直也就不温不火,直到最近本土下达了收集白银的命令,我们才加大了采购量。”

  黄鹤有些意外,他本以为掘金采银之类的都是暴利行业,没想到居然只是个辛苦活。

  其实历史上就是这样的。西班牙能从美洲获得大量的金银,是因为之前印第安人就有了大量的积累,所以可以抢现成的;各地的掘金热,真正因为挖到金子而富裕的人并不多,反而养肥了周边为掘金者服务的各项产业。现在东海商社想单靠先知优势大赚白银,自然也是不太容易的。

  实际上,也正是因为白银获取不易、利润不高,才能成为硬通货,要是像纸钞一样能随便挖,那不是早就被淘汰了吗?

  想了想,他又发现了一个盲点,说道:“利润不高,是因为海路遥远,所以比起海贸来不高。但若是本土生产,那这利润率还是很不错的吧?”

  李夏点了点头:“你是什么意思?是想同意周弘文的方案,开放技术在本地炼银吗?”

  “不,不是……对,是这样,该是这样!”黄鹤思路越来越清晰,他顺手从文件夹里翻出一张地图,指着济州岛,哦不对,指着瀛山岛说道:“若是在岛上设立一个炼银作坊,就地把银矿提炼成白银,那么运输成本不就下来了?成品白银不会有多重,攒着每年趁风向好的时候往本土运一趟就行了。这样子,利润率就很可观了,而且大量的白银对于本土的金融改革也很重要。中间稍微漏一点给瀛山,岛上的产业也就能发展起来了。这,简直是一箭三雕的好事啊!”

  听他这么一说,李夏也觉得此事颇为可行,立刻击掌说道:“有道理啊!快,去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